(图片来源:钛媒体 AGI 编辑林志佳拍摄)
4 月 10 日消息,钛媒体 AGI 独家获悉,近日,全球第三大 PC 制造商戴尔科技集团(Dell Technologies)在中国区进行了新一轮裁员,多位员工目前已收到通知,主要涉及销售、市场等关键业务团队。
目前多位员工已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文提及上述信息。据第一财经早前消息,此轮裁撤的戴尔中国区员工数量达 120 人,高层变动也不小。
根据 3 月 27 日戴尔科技集团向美国 SEC 提交的年报显示,截止到今年 1 月 31 日,戴尔 2025 财年员工总数大约为 10.8 万人,而上一年同期是 12 万人,一年内净减少超 12000 人,占比达 10%。
戴尔表示,整个 2025 财年,公司始终致力于严谨的成本管理,并与持续推进的业务现代化计划相协调,并持续采取多项措施降低成本,包括限制外部招聘、员工重组以及其他旨在使投资与已宣布的战略和客户优先事项保持一致的举措。这些举措最终减少了公司员工总数。尽管面临这些艰难的抉择,公司仍将继续致力于赋能员工,并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
与此同时,钛媒体 AGI 独家获悉,2007 年加入的原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利军,近期离职后,他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产生劳动争议纠纷,该民事案件将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开庭受审。
据了解,王利军主要领导戴尔中国消费、新兴企业、成长型小企业、客户端解决方案分销以及电商业务,并作为戴尔在全球范围内独立大区市场的业务负责人,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
针对戴尔中国裁员、王利军与公司产生劳动纠纷等相关事宜,截至发稿前,戴尔中国、戴尔全球均对钛媒体 AGI 表示不予回应。
戴尔成立于 1984 年,以生产、设计、销售家用以及办公室电脑而闻名。1998 年,戴尔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从设计、研发,到采购、生产再到销售一系列环节的本土化。研究机构 Canalys 数据显示,戴尔和惠普 2021 年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总出货量超过 1.33 亿台,而这些产品大部分组装都在昆山和川渝进行。
2023 年 1 月,据环球时报,在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多项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下,戴尔已设下目标,2024 年前实现所有产品不再使用中国芯片,同时戴尔还要求电子模块和印刷电路板(PCB)等其他组件的供应商和产品组装商开始准备提高在中国以外国家(如越南)的产能,目标在 2025 年把 50% 的产能移出中国,到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生产。
对此,戴尔只是表示," 我们不断探索对客户和业务有意义的全球供应链多样化。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我们有团队成员和客户为其服务。"
2023 年 8 月,王利军向钛媒体 AGI 坦言," 我们在中国有好多客户,工程师有几千人,卖的产品太多了。戴尔在中国正不断努力去支持并服务好我们的消费者和客户。"
然而,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宣布,美国政府将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 " 对等关税 ",拟对中国加征 34% 关税,对欧盟、越南、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 20% 到 49% 不等的关税,对任何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税率也为 10%。
但特朗普的关税 " 大棒 " 在各国的头上挥来挥去,最后时刻又生变数—— 4 月 9 日特朗普宣布,暂缓征收高额的对等关税,在接下来 90 天内,只征收相同的 10%" 基准关税 "。但对中国的 104% 的关税不仅没取消,还加码到 125%。
对此,中方采取两轮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84% 关税,将斯凯迪奥公司等 11 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 16 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等。
中美关税战已经影响了戴尔这样的消费电子制造领域的企业。
彭博 4 月 10 日报道,戴尔在美国市场已经取消或降低了多款电脑的折扣幅度。例如,戴尔 XPS 16 笔记本电脑在今年 3 月底时曾有 600 美元的折扣,但截至周三,该折扣已被取消,导致这款笔记本的总价上升至大约 3050 美元;而一款 Alienware 外星人品牌游戏笔记本电脑上月还打折到 1700 美元以下,但是到了本周二,同款笔记本的标价已上涨至 1880 美元。
虽然目前戴尔没有更新其制造供应链移出中国的最新进展,但戴尔公司 CFO 冯娜 · 麦吉尔(Yvonne McGill)今年 3 月曾向投资者表示,该公司将关税视为一项投入成本。
" 所以,当我考虑到投入成本增加的情况时,最终我将不得不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 麦吉尔表示。
除了戴尔,美国电脑品牌惠普也已经对其供应商进行调查,并评估将生产和装配线迁出中国的可行性;另有消息指,科技巨头苹果则计划将 iPhone 设备生产转向巴西等关税较低的国家。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林志佳)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