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新领导林小海上任后,上海家化的日子却依旧难过。
近日,上海家化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业绩十分低迷,共实现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亏损8.04亿元,同比下降260.72%,由盈转亏,这也是上海家化自上市以后首次出现亏损。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林小海上任后提交的首份全年成绩单,显然未能帮上海家化走出业绩低迷的泥潭。
业绩亏损的核心原因在于巨额商誉计提及主营业务经营低迷,林小海上任首年便大规模计提商誉减值,或意在“财务大洗澡”,洗清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但是,受主营业务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财务大洗澡后的上海家化或也难轻装上阵。
葛文耀离开后,上海家化开始频繁更换领导,先后经历了谢文坚时代、张东方时代、潘秋生时代以及现在的林小海时代。然而,频繁换帅仅是表象,深层矛盾或还是在于:战略上缺乏定力、产品研发创新滞后等。
上市后首亏:巨额商誉减值计提疑似财务大洗澡 主营业务持续低迷或难轻装上阵
2024年,是上海家化成立的第126年,上海家化可谓是见证了国货日化护肤业的更替变化,也是当之无愧的国货日化护肤龙头,旗下拥有“佰草集”、“六神”、“美加净”、“高夫”、“玉泽”等知名护肤品牌。
然而,身处日化护肤这片红海之中,上海家化近年来给投资者一种“船大难掉头”的无奈。2020-2024年,上海家化营收分别为70.32亿元、76.46亿元、71.06亿元、65.98亿元、56.79亿元,分别同比变动-7.43%、8.73%、-7.06%、-7.06%、-13.93%;归母净利润分别4.3亿元、6.49亿元、4.72亿元、5亿元、-8.04亿元,分别同比变动-22.78%、50.92%、-27.29%、5.93%、-260.72%。由此可见,公司营收连降三年,归母净利润震荡向下至亏损。
其中,2024年上海家化营收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0.72%,由盈转亏,这也是上海家化自上市以后首次出现亏损。这也是林小海自2024年6月上任后提交的首份全年成绩单。
公告显示,上海家化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商誉减值计提影响。2024年,上海家化对前期收购的婴童护理产品及母婴喂养产品业务形成的商誉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结合对相关资产组目前及未来经营业绩、盈利能力的分析,基于谨慎性原则,共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约6.13亿元。
很显然,纵使没有计提商誉减值,上海家化仍会处于亏损之中,这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仍旧表现低迷。从半年报分品牌的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上半年多个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品牌销售额均未见提升。2024年上半年六神品牌销售额下降2.8%,佰草集品牌销售额下降16%,雨泽品牌销售额下降22%。
另外,在公司三季报中也提及,目前公司国内业务由于行业整体压力较大,公司自身业务承压,以及战略调整等因素导致收入下降、毛利减少,使得净利润同比减少;国外业务受海外低出生率、婴童品类竞争加剧和经销商降库存的持续影响,导致收入和毛利率均下降,为保持市场份额,仍持续加大品牌营销投放,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
因此,受主营业务表现低迷影响,财务大洗澡后的上海家化,或也难轻装上阵。
频繁换帅暗藏隐忧:战略或缺乏定力、产品研发创新相对滞后
掌舵上海家化28年之久的葛文耀,最终在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内斗中认输,于2013年9月请辞。失去葛文耀后的上海家化,管理层频繁更换。
葛文耀离开11年多的时间内,上海家化先后经历谢文坚时代(任期3年1个月)、张东方时代(任期3年5个月)、潘秋生时代(任期4年)以及现在的林小海时代(2024.06至今),可谓是“铁打的上海家化,流水的董事长”。
频繁换帅表象背后深层矛盾或还是在于:战略上缺乏定力、产品研发创新滞后。首先,从战略层面来看,不同管理层带来的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战略,可能导致公司在决策上的不连贯性,进而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效率,从而限制公司的发展和转型。除此之外,葛文耀之后,上海家化董事长的任期均相对较短,管理层的不稳定可能导致管理者更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牺牲企业的长远发展。
如2023年末,上海家化刚刚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并确定了未来几年向高毛利、高增速、高品牌溢价的品类进行聚焦的战略。2024年,林小海上任之后,上海家化又开展了一系列战略重塑和组织变革,进行四个聚焦:聚焦核心品牌、聚焦品牌建设、聚焦线上、聚焦效率。为匹配战略,同时对国内业务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调整个护事业部、美妆事业部、新设创新事业部,完善了前、中、后台的整体架构等。
值得关注的是,消费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绝非靠频繁更换CEO实现,而是需要长期战略定力+品牌资产沉淀+组织文化传承。“管理层轮盘赌”或难解救上海家化于业绩颓势之中,相反战略摇摆不定或也会使得公司资源严重内耗,增加组织内耗等。
最后,上海家化每次领导变动往往会伴随着研发方向的调整,这种战略摇摆或也导致了研发资源的浪费,或难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