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
近日,消费者罗女士向澎湃新闻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她在社交平台联系到一家情感服务机构,花费5980元购买了一对一情感指导服务,付款后对方却只发送了几份话术文档让她“自学”。其后另一名导师也只是传授通用套路,没有帮她分析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不是一对一指导。
罗女士认为情感服务机构未按照承诺进行一对一指导,但要求退款屡次遭拒。
接到罗女士投诉后,澎湃新闻联系到涉事的“哲哥情感工作室”。经过协商,目前商家已向罗女士退回5000元,双方达成一致。
5980元购买情感指导服务却收到话术文档
罗女士介绍,2023年10月,她在社交平台刷到一则“赠送情感秘籍”的广告,宣称“30天修复亲密关系”。添加对方微信后,一名自称“哲哥情感工作室”的金牌导师表示,将进行一对一指导,尽全力帮助她挽回亲密关系。
罗女士称,该金牌导师朋友圈每日更新有大量“客户反馈”,包括男性转账数万元的截图、奢侈品礼物照片、情侣和好如初的聊天记录等。罗女士在向该工作室了解后,决定付费学习该课程,她按照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5980元报名。
付费后,罗女士被拉进了一个名为“情感导师”的微信群。然而,所谓的一对一指导让她大失所望,“导师从未主动联系我,只是丢过来一些文字和话术,让我按照话术进行回复,并且自学后写总结,但我自学研读后发现这些话术根本不适合我,即便我主动询问,导师回消息也很慢,根本起不到一对一指导的效果。”
罗女士说,其间,她曾向工作室反映过这一问题,一名自称为“哲哥”的人表示将亲自带她十天,“但对方也没有根据我本人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一个月服务期结束后,我与男友的关系并未升温,也未能见面。” 罗女士认为,这名导师也只是提供通用套路,没有帮她分析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这不能叫一对一指导。
罗女士因对情感指导服务不满,向工作室提出退款,“他们又告诉我这个服务不保证效果,相当于5980元就买了个‘自学手册’,一点作用都没有!”
罗女士认为自己被骗,查看与“哲哥情感工作室”所签署的合同发现,这份合同既无公司公章,也未注明工作室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关键信息,签约方仅标注为“哲哥情感工作室”。罗女士提供的合同里服务内容写得很模糊,只说“提供情感咨询及方案制定”,但具体怎么服务、多久沟通一次、效果如何保障,完全没有提。
“从2023年以来,我一直在投诉,甚至也找了律师进行咨询,但是他们都不同意退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罗女士说。
回应:情感挽回服务结果无法做出保证
接到罗女士的投诉后,澎湃新闻联系到哲哥情感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罗女士的服务“完全符合合同约定”。
“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课程,并通过微信群定期发送资料。罗女士在提出投诉之后,我们也为她更换了一位导师。但是在情感结果方面我们无法做到100%的保证。”该负责人称,合同没有提及具体细则,只为了约束双方,证明罗女士已经付过款,对于罗女士的退款诉求,双方将协商解决。
4月5日,罗女士向澎湃新闻反馈,经过协商,商家同意退还5000元服务费,双方达成一致。罗女士提供的转账记录显示,目前她已收到这笔退款。
对此,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工作室若承诺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但实际却不符。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赵良善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时,应当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在订立合同前,应当审查商家经营资质和经营口碑,避免不良商家非法经营、违法违规等导致最终维权困难;理性看待“情感咨询”这类服务结果,避免因为一段不确定的感情,去做不必要的消费和挣扎;最后,整个过程,需要搜集证据,证明商家的宣传、承诺等,为后续维权留足证据。
上一篇:十字星股票投资秘籍
下一篇:光云科技股票申购全攻略
有话要说...